发布时间:2021-10-21 来源:中再协报废车分会CELVE 点击数:92087次
【CELVE培训】第三期新能源汽车拆解行业培训班圆满结束
为满足报废车回收拆解企业的技术提升与拆解管理的相关需求,符合资质企业的业务发展的需要,随着新能源汽车报废量逐渐增加,如何规范拆解、环保作业、安全操作等成为企业的迫切问题。中再生协会报废车分会(CELVE)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培训主体优势承担行业提升重任,联合中汽中心华诚认证,结合行业相关标准进行《新能源汽车拆解技师资格水平评价》的培训工作。于9月15日至9月17日顺利完成了第三期《新能源汽车拆解技师资格水平评价》培训,因疫情防控要求,创新培训方式,采取视频授课,线上考试的形式,全国的报废车回收拆解企业参加了此次培训学习。
本次培训根据《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715号令)、《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及强制性国家标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GB 22128—2019)的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要求》等相关行业规定、规范、标准进行,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报废车分会(CELVE)组织培训学习,学员培训后参加考试、考评,成绩合格后,由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向培训合格学员发放《新能源汽车拆解技师资格水平评价证书》。
9月15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导陈铭授课,梳理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教程以及报废机动车拆解技术与流程管理要点。
他着重介绍了报废机动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废汽车拆解工艺以及报废车用材料的分类及其回收利用再制造以及再制造与汽车工业发展、国外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相关法规及产业模式、中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产业技术路线。陈铭教授还分享了世界各国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产业特点与行业管理特性,如欧美国家、日本、韩国的报废车回收拆解的经验,从政策法规的介绍及汽车零部件拆解后回用市场的建立都做了细致的描述。
随后陈老师向学员们分享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废汽车拆解工艺以及报废车用材料的分类及其回收利用再制造。他表明我国汽车回收利用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生产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将成汽车回收利用产业组织的新特征,大数据、智能化将是我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方向,车联网技术 、智能制造技术与汽车回收利用的结合将是技术前沿。另外详细阐述了报废汽车拆解工艺路线,让广大学员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9月15日下午与16日由南通大学校聘副教授李洪亮授课。
李教授讲解一天半的课程中,从新能源汽车的概述展开,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着重强调了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通过新能源汽车拆解实例分析,让学员们熟悉新能源汽车结构类型及工作原理,对不同种类新能源汽车的共同特征进行准确识别,熟悉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技术原理,熟悉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操作规程,对车辆中高压系统的潜在风险做出正确评估;熟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与维护技术,了解动力电池在回收利用过程中的包装及储运要求等。
在课程全部结束后,中再协报废车分会(CELVE)根据课程内容与授课重点进行新能源考试,严格按照最新报废车产业相关教材,从千题题库中随机抽题形式,形成线上答题试卷(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并认真遵循线上考试相关要求,准确把控时间,于9月17日上午进行新能源技师学员的线上考试。每位学员严格遵守考试秩序,认真答题,通过两天的紧密高效的学习,将学习内容融会到考卷中,此次考试参与率100%。
本次培训严格按照防控疫情要求,积极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在线直播、实时互动、教师答疑等多种灵活方式,保质保量完成课业指标。报废车分会(CELVE)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不断满足企业快速发展,规范拆解行为,对产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希望通过此次新能源拆解行业培训,能够让企业员工提升规范操作意识,提高员工技能,提升公司整体效益;企业间彼此学习互相借鉴,扬长补短、持续改进,从而促进报废车行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四期新能源拆解行业培训已开通预约,报废车资质企业如有相关人培训计划与新能源拆解技术人员人培训计划,可以联系报废车分会,或关注CRRACELVE官方微信平台的相关通知。
(来源:中再协报废车分会CELVE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凡本网注明“来源: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均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信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 XxXx (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的文字、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